所以他在日本军中是属于最不得志的那一类型,得不到上官的赏识和提携,又由于性格的关系,在军中也没个能说得上话的朋友知交,在军中混到接近中年的年纪,还在以区区大尉军衔在预备役这种冷得不能再冷的部门任职。

微薄的薪水和暗淡的前途,让河野永浩倍感艰辛和迷茫。

就在这时,当年军校时期的一个多年未见的中国同窗给他寄来了一封信,让他再次看到了希望。

于是,河野永浩就向军部申请了退役,像他这种毫无前途可言的军官,军部自然不会刁难,很快就发放了一笔不多的退役费,就把河野永浩打发了。

河野永浩就抛下在国内的家室,只身一人来到中国,拿着同窗的推荐信就来到了刚刚从黄埔军校改名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以他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多年任职训练科的经验,自然就被军校聘请为炮兵教官。

还别说,河野永浩实际上是有真才实学的,在日本仅仅是没有施展的舞台罢了,到了军校任教后后,无论是理论和实际教学能力,在同行中很快就脱颖而出,得到了军校高层的赞誉和器重,现在已经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炮兵科的资深外聘教官。

拿着丰厚的薪水,干着自己热爱的工作,河野永浩只觉得自己的人生在这一刻才是着真正体现了价值。

但是,才过了四年的舒心日子,河野永浩甚至都想把在国内的妻子和儿子都接到中国来,打算就这样一直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下去的时候,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在他心中种下了一个阴影,中国同事们平时对他敬佩和热情的眼光不见了,只有淡淡的疏离和敌意,军校高层们的嘘寒问暖也没有了,甚至偶尔迎面碰见也只是勉强一笑就错身而过。

河野永浩再次感到了痛苦和迷茫,特别是刚刚结束的淞沪战争,让军校做出了不再聘请日本教官的决定。

河野永浩知道这不能怪军校,也不能怪那些平时待人热诚的中国同事,任谁的国家受到别国的欺凌之时,就别指望人家对别国人还会有好脸色,何况这个别国还正是生养自己的母国,这种矛盾和痛苦是一般人无法理解的。

河野永浩其实是一个单纯的人,出身贫寒的他自小就经历了日本社会的各种不公,生活的压力让他从小就不太关注什么

章节目录